热烈庆祝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网站成功改版! 2013.9.16

行业动态

大数据平台层面的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发布时间:2018-04-04 点击次数:2848
        在大数据时代,全球的数据基本上处于两年翻一番的状态,大数据技术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逐渐成为了一种生产要素,不断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大数据技术不断提升着生产效率,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挑战渐渐也变得无法忽视。
 
        一、目前典型的大数据应用场景更多的是优先为大量数据的传输处理提供速度,并没有合理的对数据进行特定的分类存储和传输,由于大数据系统是复杂且异构的,所以安全保障必须是整体性的,未来大数据的建设,安全必须考虑在内,以确保服务的可用性和连续性。
 
        在大数据行业逐渐步入了能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产生价值的时代,对于价值数据的安全如何保证?数据方面面临的矛盾和新风险怎么处理?
目前大数据发展中,安全技术赶不上大数据技术是现在出现问题的源头。
在平台方面主要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平台安全:
        大数据平台是数据资源的基础平台,平台安全是数据资源保障的基础。大数据平台除了面临传统的恶意代码、攻击软件套件、物理损坏与丢失等安全威胁外,由于自身架构要根据相关业务需求和安全要求变化不断改进,因而产生传统的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手段适用性问题。
 
        2、数据安全:
        各部门在开展业务和对大数据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数据自身安全非常重要,涉及数据生命周期各阶段相关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数据销毁等活动。所以解决数据平台化共享时的数据安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应用复杂性高:
目前各地区和机构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大都根据自身需求建立独立的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架构各异、数据格式不同,导致数据在安全共享、交换和处理时的复杂度大幅提升。
 
        二、那么我们该怎样保障大数据时代在平台层面的数据安全?主要有以下两点:数据管理安全以及数据存储传输安全进行保障。
 
        1、存储传输安全
        在大数据安全服务的设计中,数据的存储安全、传输安全主要采用的就是加密的方法,实现数据集、节点和应用程序之间数据移动的保护。
数据加密的常用方法是分离密钥和加密数据。使用加密把数据使用与数据保管分离。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流量和流向的监控,并通过系统容灾、敏感信息集中管控和数据管理等产品,实现端对端的数据保护。
 
        2、数据管理
        在新大数据时代数据是获得商机、未来决策必不可少的环境,除了法律方面的保障外,还要进行平台数据的管理工作。根据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
平台根据数据类型和内容,分成业务数据、企业数据、用户数据三个层;根据重要性和敏感性,把数据划分成不同的级别,对每级数据制定差异化的使用策略。
 
        相关: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流动无法阻挡,对平台层面的大数据安全防护,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提供以数据为核心的安全保护。
天泽信息专业面向物联网领域的大数据处理产品——TIZA STAR企业级物联网大数据处理平台,在提供物联网数据的接入、计算、存储、交换和管理等功能的同时,十分注重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对于数据的安全,TIZA STAR从链路安全、接入安全、网络安全、存储安全和数据防篡改这几个方面来保证平台层面的数据的安全,解决现有的主要矛盾。
 
        TIZA STAR五大平台安全措施:
        ·通过SSL和TLS保证链路安全;
        ·通过秘钥鉴权对数据的访问有效进行控制;
        ·通过防火墙等硬件设备防止网络攻击;
        ·通过副本冗余保证数据的存储安全;
        ·通过每512字节进行CRC校验的机制保证数据的防篡改
 
        从终端数据源抓起,保证数据从终端到平台一路的安全性,再到平台监控系统,采用Ganglia和Nagios结合的形式,包括硬件级别(服务器、cpu、内存、磁盘等)、进程级别(进程不存在、端口监听异常等)、关键业务指标(中间队列的元素数、网关建立的tcp连接数等)等三个级别;以及在数据接入方面,交换接口支持SQL、Restful、Thrift和Java API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数据交换的方式,中间过程平台的监控系统会进行实时监控,免去数据聚合、交换以及处理分析时数据应用过于复杂的烦恼。
 
        天泽信息在不断优化、提升技术实力,打造更好的物联网平台的同时,将会持续关注大数据的安全,不断放眼未来,做到预防性的安全保障,解决企业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种种挑战。
上一条:前2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8111.4亿元 同比增9.3% 下一条:腾讯、阿里、苏宁扎堆智慧交通,独角兽们争夺的风口在哪里?